我國首超美國成為德大出口國,1862億人民幣來的不是沒道理 我國二季度GDP同比增3.2%,預期增2.9%。總體來看,GDP數據略超預期(前期市場普遍預測在2.5%左右)。經濟在二季度逐月復蘇的態勢漸成。 超預期的背后,一方面是我國新冠肺炎疫情“進先出”,復蘇全球,如果延續當前疫情和經貿形勢,我國甚至還可能在二季度超過美國。 另一方面,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復蘇節奏的分化。生產復蘇有政策抓手,恢復快;消費領域的政策抓手不多,短期內復蘇慢。 而作為拉動GDP“三駕馬車”之一的出口方面,二季度,我國已然反超美國,成為德國大出口國,出口額230億歐元(相當于1862億人民幣)。 出口大為什么是德國 近年來,我國和歐洲雙邊貿易不斷增長,特別是和歐洲大經濟體——德國。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9年,我國已經連續4年成為德國大貿易國,雙邊貿易額2057億歐元。 過去十幾年,我國一直在德國出口市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作用,而當前新冠疫情不過是加速了幾十年來的進程。 而近日中歐領導人宣布正式簽署的《中歐地理標志協定》,也將貿易關系推向另一個高度。該協定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志(各275個),德國慕尼黑啤酒等品類被納入其中。 中德往來愈發密切 除貿易合作外,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潛力更加巨大。 德國數字集團總經理奧拉夫·羅塔克斯此前指出,歐洲用戶心態相對保守,數字經濟企業短時間內難以培育出規模用戶,而我國數字經濟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 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培育了不少既開放又包容的“后浪”用戶,使得共享經濟、移動支付等數字應用發展較快。以互聯網零售為例,德國人線上超市購物比例在10%以下,而我國這一比例已達30%-50%。 同時,德國企業在制造業數字化方面具有優勢,特別是德國提出“工業4.0”后,不少企業積累了實踐經驗,能有效幫助提高運行效率。奧拉夫·羅塔克斯認為,中德企業可結合各自優勢,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。 我國和美國兩國作為世界貿易體系的核心組成,兩國競爭也將具有全球性質。可以確定的是,德國將繼續堅持同我國的合作伙伴關系。 我國和德國之間的對話機制將為雙方解決分歧提供渠道,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德國政治精英已經在多個場合強調,不論德國和我國之間的爭議有多大,都不能拒絕同我國對話。
廣州箔特利實業有限公司:專注生產、銷售鋁箔食品包裝容器。主營生產產品有:金色高端鋁箔容器、鋁箔環保餐盒、航空專用餐盒、高鐵多格鋁箔餐盒、家用鋁箔餐盒 、燒烤鋁箔錫紙、烘培鋁箔容器、鋁箔抽紙、戶外鋁箔餐具、食品密封鋁箔容器、一次性鋁箔紙杯等。為高端餐廳、連鎖餐飲、食品公司定制新型鋁箔容器,提供質優的食品包裝解決方案,并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“ 箔特利產品”,可點擊網站右邊的在線客服進行咨詢哦!
400-878-6717
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北京亦莊·永清高新技術開發區緯二路2號
boteli2018@sina.com